還願01.png

製作廠商:赤燭遊戲
發行廠商:赤燭遊戲
主機平台:PC單機遊戲
發售日期:2019-02-19

  

  俗辣又好奇的我,跟著損友們推坑某其一朋友小衍去玩這個遊戲,實況給我們看~然後他抱著膽顫驚魂,SAN值快掉光的心情摔坑,花了兩天終於破完遊戲,真的可喜可賀。不得不說看實況與遊玩的感觸大不同,由其又是第一人稱玩法,身歷其境感更加讓人皮皮挫~其實原本是要找另一個膽子超大,而且熱愛玩恐怖遊戲的朋友實況給我們看,結果他順道推坑小衍(笑),於是在一群幹話朋友壯膽情況下,小衍開始了還願冒險之旅。

  其實我本來忘記它的上市日期了,2/19日的時候一堆人在倒數,還想說是因為元宵節嗎?後來才想到哦,對哦赤燭團隊的遊戲~雖然是我不太會碰的恐怖遊戲,但是打著台灣本土的題材實在太有感了,當初他們的第一款遊戲返校就有聞名,第二款用第一人稱的驚悚視角更提能體驗那恐怖氛圍。氣氛太到味了,而且許多七、八零年代的台灣老式裝潢,小到一個道具,大到浴室牆壁的磁磚,我當時看著朋友的實況還大叫,「哇塞,我家現在二樓也用一模一樣的!」難怪會被稱為「阿嬤模擬器」,原來大家的外婆家裝潢都差不多這樣子。

還願02.jpg

還願03.jpg

還願04.jpg

 

還願05.jpg

◎圖片來源:赤燭-Gamebase

  好多懷舊,我家店面的牆壁現在還用那樣的瓷磚牆哦!因為擬真的太過寫實,實在充滿太多讓人懷念的味道,因此儘管是恐怖遊戲說什麼,我不玩還是會觀看實況。不難說裡充滿許多彩蛋,看著房間,客廳、廚房、浴室等等,好多懷念物,隨著遊戲劇情場景變化,讓我不禁覺得,明明這個年代與我相近並沒有很遠,但我卻覺得過了好久。一九八幾年是經濟起飛階段,經過二十幾年至今,真覺得台灣其實進步得很快,一晃眼過去電腦發達、手機發達、車子到處跑、高樓大廈等等,所以再看到這些八零年代的物品,還覺得阿有種好像過好久的感覺。

  遊戲迷人之處不僅是劇情探討及美術的擬真功力,其細節彩蛋及相關線索的謎題補完,正是這款遊戲即使在結局之後,也依然讓人想繼續探索的魅力所在,也難怪在剛上市沒多久的當晚,就高達五百多個同步實況,其中不乏知名的實況主。赤燭真的是很用心,包括先前釋出的ARG也有與正劇遊戲相關連結,將其線索一個個拼湊,會發現其世界觀的設定之用心,以及彩蛋的有趣之處。雖然它也有剎間的恐怖情節,不過我覺得真正最多的反而是辛酸,但因為是恐怖遊戲,當然不失恐怖氣氛。

  以下微劇透觀看注意,已警告還故意找碴者將刪留言處理。

  講到劇情,看實況中看到麻將桌就想兒時老爸跟老媽、阿姨總喜歡四人為一桌打麻將,他們過年小賭錢,一開桌就從晚上七、八點玩到凌晨,那時候我們就會再麻將桌前的電視打紅白機,一打也是玩了三、四小時左右。這樣的每逢過年大概維持了幾年,一直到紅白機壞掉我升上國二左右開始接觸電腦才停止,麻將喀哩咔啦的聲音現在回想起來還記得,當時真的很開心。所以說雖然是恐怖遊戲但也許是我童年過得還不錯,留下滿是懷舊。

還願06.jpg

◎圖片來源:魏小衍實況

  為女兒慶生的蛋糕,真的很漂亮。看著那滑亮亮的顏色,好像塗了很多莓果醬還巧克力(?)

還願07.jpg

◎圖片來源:魏小衍實況

  女兒瞪著老爸(艸)

  我也有看過有人因為這個遊戲,告白了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事情。透過遊戲共嗚,講出以前無法揭露的黑事實,想到老媽曾說現在社會怎麼那麼亂?有時不是以前不亂,而是以前很多事不能說,遊戲用一個貼切的故事讓玩家產生共鳴,其中不乏有那年代「男主外女主內」、「大男人主義」的傳統思想禁錮,還有當時迷信的「有事拜神問卜求卦」、「精神病就是神經病」的陋習,造究了故事裡的悲劇。

  有不少人覺得劇情很短,二、三小時就結束比起前作要可惜得多,人物刻劃也沒那麼明確,但我覺得這遊戲最大的有趣度,在於玩到結局後,再去細細探究裡面的彩蛋線索,可以發現很多驚人的相關性,我覺得這可能是遊戲最恐怖的地方,於是跟朋友們在事後還在G+大玩還願偵探團遊戲,一個個確認線索~~就看團長有沒有想把疑點紀錄統統整理好再來分享嘍~


  
  
  ◎其他連結
  1. 衛小衍實況:本傳實況
  2. 前導ARG:我是許I啾
  3. 其它線索:其他情報
  4. 其它整理:廢墟貓相關彙整(部份劇透注意)
  5. 各種細節彩蛋整理:偵探團團長噗浪

 

arrow
arrow

    艾爾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